璀璨“北斗”闪耀三秦大地
陕西省连接我国东、中部及西北、西南地区,地处国家版图的“几何中心”,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和建设的中心区域,陕西肩负着重要使命。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在自然资源和经济地理空间格局中,加速经济带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资源共享与合作,离不开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支撑与保障,在陕西建成覆盖全省、联通东西的北斗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至关重要。
填补“一张网”的几何中心空白
2015年7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基准站网建设工作。2016年12月,陕西北斗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以下简称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建设项目全面开展。
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作为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的承担者,充分发挥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能力和空间基准建设的人才技术优势。两年间,完成站址勘选、站点建设、网络布设……技术人员攀高山、穿荒漠,用双脚踏遍了三秦大地的山山水水。
2018年7月,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基本建成并提供试运行服务。通过项目实施,全省新建60座、改造升级34座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成数控中心1个,用户服务系统3套。实现了与毗邻8省交接地区基准站数据实时交换,实现了与邻省共享基准站空间参考基准的统一,实现了陕西省高精度实时导航定位服务突破。
据了解,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是我国首个全网支持全星座、全频率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全面支持北斗二号、北斗三号所有频点,同时兼容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盟GALILEO等的综合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可实现陕西全境平面优于3厘米、高程优于5厘米的精准定位。
它的建成填补了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在几何中心区域的空白。
为多领域提供重要空间位置服务保障
助力西安“火神山”加速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被称为西安“火神山”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紧急启动。
由于施工区域位附近无可利用的高等级基础控制点,若采用传统静态观测或导线测量的方式,不仅严重影响建设效率,也不利于其他单位现场施工作业。非常时期、非常速度,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利用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提供的网络实时动态测量方法开展作业,助力施工单位精确测定了130个像控点,将传统5至7天的测绘工期压缩至48小时。
系统提供的快速、不间断、精确的数据服务,为后续工程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
为十四运火炬传递保驾护航。2021年8月16日,第十四届全运会首站点火传递仪式在西安永宁门广场举行。“十四运火炬传递北斗定位服务系统”在陕西多个电视频道为观众直观展示火炬传递进程,引起广泛关注。
火炬传递当天,公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还能通过扫码第一时间获取火炬手序位、个人信息、行进路线、实时位置以及动态轨迹。据了解,在火炬传递的75分钟时间里,系统访问量超3.8万人次,微博关注和阅读量达到了263.7万。
这个由数据中心联合十四运西安市执委会研发的定位服务系统,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利用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提供的精准差分信号,结合GIS(地理信息)、互联网、移动应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为十四运火炬传递提供实时动态精准定位。
该系统的开发,是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首次尝试服务重大赛事活动,也向服务大众、走进生活迈出了坚实一步。
共建黄河流域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一张网”。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近年来,沿黄9省区采取多项措施、开展综合治理。沿河1000余座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更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各省基准站资源尚未充分共享,限制了黄河流域整体生态保护以及跨区域、全国性重大工程的高效开展。数据中心依托陕西北斗与沿岸省区合作共建黄河流域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一张网”,全力推动黄河流域基准站优化布局、资源共享和技术融合,为沿岸规划决策、生态保护修复、灾害预警防范等提供安全高效时空数据与技术支撑。
目前,陕西、甘肃、宁夏已实现北斗基准站数据资源实时共享,跨区域服务平台已初步应用于黄河流域河道勘察治理和水土保持。下一步,数据中心将积极探索系统在黄河流域实景三维建模、生态环境监测、黄河流域边坡地质灾害调查等方面的有效应用。
为用户打造“互联网+定位导航”的新常态服务模式
2021年11月,陕西省委网信办公布2021年度陕西省北斗系统应用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遴选结果,陕西北斗高精度定位在线服务系统成功入围并荣居榜首。
陕西北斗高精度定位在线服务系统是陕西省北斗基准站系统的应用服务基础平台,由数据中心研制开发,并创新性地构建了“互联网+定位导航”的新常态服务模式。
系统涵盖信息服务发布、用户注册审核、服务试用、状态查询、订单管理、轨迹追踪、统计分析等功能,满足各部门、各行业、公众用户等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全面实现了用户跑“零”次即可享受高精度的北斗导航定位服务。
为推进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在各行业领域的普及应用,2021年5月,数据中心联合省委网信办开展陕西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简化申请服务活动,为注册单位免费提供8-25个平面定位精度优于±3厘米,高程优于±5厘米的高精度测量定位服务账号。活动受到各行业单位广泛关注,仅三个月时间,累计新增注册单位188家,注册账号1118个,为注册用户节约生产成本投入约300万元。
从2018年试运行至今,陕西北斗基准站系统注册单位已由最初的200余家增长至540家,发布用户账号由2500余个增长至7800个。注册单位涵盖自然资源、市政、交通、卫生、地震、气象、电力、环保、林业等30余个行业,获取精确测定点位达1.6亿。
当今,位置服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智能交通、生态保护、环境监测、应急救灾、公共服务等领域息息相关……随着未来的深入推广,数据中心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中,不断拓展陕西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模式,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可靠的信息保障服务。